陳小姐是台南人,結婚時父親送她房屋一間(A屋) 作為嫁妝該A屋位於新板橋火車站附近,當時價值約新台幣(下同)2,000萬元,父因病去世,未留遺囑,陳小姐與其母、弟三人共同繼承,其弟主張該A屋應計入其父之遺產,是否有理由?近年來該區房地增值,該A屋現已值3,500萬元,如計入遺產應算2,000萬元或3,500萬元?

 按「繼承人中有在繼承開始前因結婚、分居或營業,已從被繼承人受有財產之贈與者,應將該贈與價額加入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所有之財產中,為應繼財產。但被繼承人於贈與時有反對之意思表示者,不在此限。前項贈與價額,應於遺產分割時,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中扣除。贈與價額依贈與時之價額計算。」民法第1173條定有明文。在生活中,有因「結婚」「分居」「營業」而由被繼承人先贈與一部分之財產,也很常見;如被繼承人贈與時並未特別表示(如該A屋特別給陳小姐的,不計入遺產。)此時就有「歸扣」之問題,除前所列舉之三項原因外,其他原因之贈與就非屬「歸扣」之問題。本件陳小姐之父並未特別表示,該A屋仍應繼入遺產,從陳小姐之應繼分中扣除,扣除之價額,依前揭規定,以贈與時為準,即2,000萬元而非3,500萬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y08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